原标题:河南万吨蔬菜滞销,山东农民忍痛毁菜,谁来为其担责?
中国小康网消息,近日,河南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。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,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。究竟怎么回事呢?
大客户到不了,农户没有配送能力
“目前对接的餐饮连锁协会销量非常差,因为居家的人多,消费受影响。”柴旭阳说:“不能及时转化的菜,我们会对接一些食品加工厂。”
郑州本地团购品牌二刘团购的团长刘明伯称,由于是保供企业,在有正规企业资质、正规货车和消杀证明等条件下,公司在“郑好办”上申请了车辆通行证。“最近一个多月我们从农户这里销出去的菜有十几万斤,”刘明伯说:“车进不去村里,我们提前跟农户联系好把菜拉到路边装车,再拉回郑州卖。番茄在超市里卖到3.98元一斤,我们从农户那里拿番茄加上运费不到2元,再在我们的团购小程序上卖2.3元一斤,销得很快。”
广东农批市场经销商郑先生建议农户把滞销蔬菜引进食品加工厂,“有一个河南农户联系我想出3吨干辣椒和30亩地白菜,我跟他说广东这边收菜价格很低,运费不划算,把菜卖去食品加工企业也是个办法。”
大部分企业能提供销售通路,但怎么从农户手上拿菜却是个难题。一家果蔬经销商对界面新闻说:“农户能提供什么样的货,我们就能帮他对接什么样的商户,但需要农户自己运到郑州来,农户本身没有配送能力,郑州大型超市或企业有物流车又因为一些限制去不了。”
河南多举措助农促销,滞销蔬菜有戏了
在河南省太康县清集镇桂岗村,菜农刘东旺合作社的300多亩600多万斤白萝卜受物流不畅影响,面临滞销。不过,在该县“网红”公益直播团队的帮助下,合作社的白萝卜很快打开销路。据了解,当地针对农民面临的卖菜难问题,组织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主播,成立5支公益直播团队深入各乡镇村田间地头,通过现场直播等形式把农户滞销的蔬菜和农副产品上线到抖音、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,积极守护好群众的“菜篮子”和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
同样作为蔬菜生产大县,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通过统一调配车辆、专人全程接送、指定地点装车,闭环运输管理的方式,形成产、供、销完整链条,到夏邑县直接采购蔬菜;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积极对接乡镇、农户、商超、农贸市场等销售渠道,并制订《采购滞销蔬菜工作方案》,协调各乡镇成立滞销蔬菜水果促销工作组。
防疫很吃劲,保供也要紧
山东曹县菜农在地里毁菜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,“一斤菜才赚一毛两毛,雇一个人收菜的人工费要好几十块,菜卖不出去,也雇不起人收,只能打烂在地里。”一位合作社菜农说。
侠客岛24日发文表示,近期,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部分地区扩散蔓延加快、反弹风险加大,这时更需要全力保供。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,物流畅通是保供的重要环节,对打赢抗疫攻坚战意义重大。一些地方借防疫之名随意关停交通基础设施、过度管控货车通行、封路堵路,说到底,是地方本位主义在作怪,是压力下的畏责自保,与中央精神背道而驰。
可以说,大多数地方都在严格执行中央政策,但仍有些地方为图省事,加码了之。比如不顾实际,只下清零死命令,却不给基层充足资源,一出事就对基层严厉问责,实则为自己卸责。习惯当政策“二传手”,中央防疫政策的落实停留在会上、纸上,难题都推给基层自个儿解决。这种“只问责不担责”的作风,只能助长基层的潦草敷衍或层层加码。而一些基层干部习惯了对普通百姓示强摆威风,刚性执行所谓“上级规定”,无视“常识”和“常情”,破坏干群关系,干扰防疫大局。
防疫是一场大考,统筹兼顾尤为重要。据侠客岛了解,河南已经专门出台10条措施助农卖菜,多措并举帮助菜农对接销路,还推出“一车一证一线路,有效期内车辆可以多次往返”做法;曹县也表示,正结合本县情况,调整防疫措施,全力畅通物流。
09-29 来源:央广网
08-06 来源:法讯网
05-15 来源:法讯网
06-11 来源:中国法讯网
11-06 来源:法讯网
09-04 来源:法讯网
01-18 来源:法讯网
03-11 来源:法讯网
12-26 来源:法讯网
04-01 来源:法讯网